如今,在大西洋海域,海洋生物被迫与塑料共存。
无独有偶,《蓝色星球II》还曝了一组令人震惊的照片,有吞食塑料桶的鲸鱼、误食塑料牙签而死的信天翁等。它们都是因为误食海洋垃圾而遭受了伤害,甚至死亡。海洋是地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现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,我们再不行动起来,一切就真的晚了。
随着塑料制品的普及,塑料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,人类对塑料的需求也一直在攀升。虽然塑料方便了人类生活,但躺着中枪的却是海洋。因为很大一部分废弃塑料的最终归宿是海洋!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有着致命威胁,海洋中最大的塑料垃圾是大量废弃鱼网,在洋流作用下,鱼网绞在一起,成为海洋哺乳动物的“死亡陷阱”。此外,流入海洋的废弃塑料,随时间的推移分解为较小结构,被海洋生物误食,最终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,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,海洋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。
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,尤其是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。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(简称中国绿发会)在2016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(5月22日)举办了“关注南海生物多样性保护”主题活动,积极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。
我国鱼类3000种左右,单单南海就占到一半以上,多为热带、亚热带物种,生物多样性丰富。南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全球的生态系统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。
早在2016年4月,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带队,联合各大媒体和企业代表,前往西沙永乐环礁进行实地考察,并开展南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、中国珊瑚保护地建设。在考察过程中,中国绿发会注意到,南海具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,但同时,南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,生物多样性减少,各种环境问题突出,海龟、白海豚、珊瑚(礁)等南海海洋生物的保护已刻不容缓。
(绿会秘书长带队前往南海进行海洋生态环境考察)
同年 5月18日,在中国绿发会南海考察行动的基础之上,“关注南海生态保护”主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1频道与13频道并机播出。节目现场,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,作为南海群岛的主人,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、任何机构和任何人都更关心相关岛礁和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。
(2016年5月22日,绿会以关注南海生物多样性为主题举报主题活动,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、绿会负责人谢伯阳做主题发言)
中国绿发会始终致力于南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:与厦门大学合作开展中国沿海海洋濒危物种生态调查与数据库建设,以对濒危物种绿海龟的保护为重点,通过生态调查和定位跟踪,掌握绿海龟的洄游廊道及关键生境,并拨付研究经费数十万元;与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合作,共同在永乐环礁开展中国珊瑚保护地的建设,重点开展珊瑚保护及珊瑚的病害、繁育等研究工作;与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、中科院深海所合作,在近年发现白海豚踪迹的区域建设中华白海豚保护地。
(上图: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(以下简称“热海所”)所长陈宏拜访绿会有关领导,就珊瑚、南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行交流,达成合作意向,后续得以逐步落实)
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,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。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平衡,积极关注海样生物多样性保护,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,人人应义不容辞。基于此,中国绿发会将积极推动我国,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。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环保人士报名参加。
希望有一天,鲸鱼可以不要再流“眼泪”,也愿海洋生物永远可以不悲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